经过历时半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江西省的基药增补目录终于于上周五晚公之于众,品种扩容228种,包括化药和生物制品159种、中成药151种。中药独家品种继续备受青睐,占据了增补目录的半壁江山,其中,八成新增品种为本地企业的独家品种。
记者比对2011年江西省增补目录后发现,本轮新增50个中药品种,本地企业几乎全面覆盖。其中,江中药业(600750.SH)的独家品种冬菀止咳颗粒、痔康片,仁和药业(000650.SZ)的独家品种裸花紫珠软胶囊、正胃胶囊,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肠炎宁糖浆、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的小儿热咳口服液等独家品种均入选该省增补。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的独家品种喜炎平注射液也成为增补目录中为数不多的中药注射剂品种。
其实,在江西省卫生厅对外多次强调“不增补”的口径背后,“只针对本省企业”的增补工作早在今年年中悄然启动,并在内部文件中强调重点推荐创新品种、独家品种、独家剂型和首仿品种。周一,大智慧通讯社致电该省卫生厅药政处时,负责人只强调是“按照遴选基药增补目录工作方案执行的”。然而,该工作方案却从未公开。
“本地”、“独家”、“中药”这样的关键字眼出现在各省基药增补中,除江西外,重庆新增中成药中,三成为本地企业;青海增补也是藏药居多;甘肃新增品种中本地规模企业迎利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药的调价方案还在“纠结”,“平均中标零售价为基础”的降价标准使得中药价格面临严峻挑战,独家品种价格也同样难以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