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 手机版
55

仲崇玉

以业绩为中心的销售管理思维技术

课程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师专栏 » [医药培训]摸摸销售培训的门径
讲师专栏
[医药培训]摸摸销售培训的门径
发布时间:2014-12-01        浏览次数:400        返回列表

作为一个非培训、非咨询专业出身的人,写这个题目有点搞笑,你懂啥培训的门径?可这又恰恰是专业咨询和培训人士不屑一顾的思考范畴。当然,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被别人培训的次数很多。有时候,我自觉都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学生,因为经常在大师们滔滔不绝的课堂上,出神地思考老师为什么培训这个内容,以及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来培训。近年来,常常思考在专业与非专业的边缘,于是就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今天国庆么,普天同庆的日子,想必大家也不太深究,斗胆分享这些文字,你想说就说,想驳就驳吧。

销售,到底应该培训什么?

培训是为了达到业绩目标吗?非也。培训,是为了持续地达到业绩目标。多这几个字,销售培训的根儿都不一样了,或者说,销售的评价和激励体系都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算了,不管是业绩,还是持续的业绩,现在的问题是,培训什么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呢?没有人专门辟出时间,系统地回答过这个问题。但是,培训需求的制定和培训课程的设置,显然是用行动清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掌握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就是带来业绩的基本假设。如果业绩还没有来呢?要么,你没有掌握,要么不熟练,要么没有用心。

顺便说一下,培训的四级评估,也是试着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结果引起那么多争议,到现在也没有个统一的结论。即便你弄出一个评估,试图建立培训与业绩之间的关联,但还是很多人不买账:这无非是对过去的业绩,所进行的一种解释,解释的方法何止一种?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培训真牛X,就来个前瞻性对照,看看培训的效果到底行不行?

反过来,没有培训行吗?行啊,看看对手怎么干掉你。你说过去我们也没怎么培训,业绩不是照样风生水起?当然,这就是销售业绩的复杂性。就有那么个阶段,读书多的,为读书少的人工作;成绩好的,为成绩差的工作;品德高的为没节操的工作。你不服气,现实就摆在那儿。

有时候,你想想就生气,刚强调了产品知识,结果产品知识掌握不好的,业绩却好;培训课堂上,笨拙没有销售技巧可言的,业绩却好;忽略纪律,不太听话的,可业绩好。当然,也可以找到业绩好的童鞋里面,听话的,产品知识好的,技巧掌握好的。这又说明什么?什么都能说,就是难以说明一个问题:销售,到底应该培训什么?

后来,我是说后来,我有一个重要发现,一个简单到可笑的发现,就是客户的门。我们费尽心机培训了销售人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却忘了告诉他们,这些东西进门之后才用的。结果,他们学到的这些东西,都砸门上了。因为,因为我们没有培训他们如何进门,甚至,我们没有培训销售人识别客户那扇门。

销售,首先要进入客户的门

什么是客户的门?这道门长得啥模样?门槛高不高呢?你可能会觉得,这都哪跟哪儿啊?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

好吧,首先是客户那扇有形的门,有多少呢?你有多少客户,起码就有多少扇门。就这个门,问一个与业绩非常相关的问题吧:一个销售人,每天走进多少扇门呢?或者,跟客户在一起的总时长是多少呢?这个问题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记得一次培训课上,一个大区经理站起来说:“我说一句粗话,你能和客户混在一起,你就牛,不然,说什么都完蛋,这是我这么多年的观察。”

销售人看到这里当然觉得委屈,不是我不想进,是人家不让进啊。没错,客户还有第二道门,就是心理的门。销售人的确进门去了,人家问你“什么事?”或者,“我不需要?”或者,“我很忙?”或者,“你产品太贵?”你记不记得很认真回答过这个问题?用研究资料来支持?甚至,用所有知道的技巧来应对?不管用的原因:你在“门”外。门外,那么你所学的销售技巧,没有“用武之地”。

不让你进门的是谁?当然是客户,可是为什么有的客户让我进门呢?显然,客户也有不同。不同在哪里呢?你说是性格相投。可是销售人不能总靠与自己投缘的人做业绩吧?于是,很多培训课堂上,开始了性格分析的热闹。热闹过后,该干嘛干嘛,客户不买账啊,而且,事到临头,那些性格分析全然派不上用场。

这里面需要提到人的最后一道门,就是感知的门。如果说心理的门是无形的,这道门却是有形的,它存在每个人脑干的海马突起。这是一个人感官刺激必经之门,负责信息的过滤和编辑,是感觉之源。不要小看这点地方,这是一个人真正的地标。觉定每个人之间真正的不同。比如这篇文章,一百个人看,看到的东西都不同,不是文章的问题,而是这个海马突起惹的祸。你看一个人“没感觉”,是因为这个人没能突破你的海马突起。

似乎扯远了哈,可是这反映很多销售人的着急想要解决的问题啊。我们一再强调了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也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取得过不少业绩,可是那些业绩和我们培训真正关系无法证明啊。将来的销售培训,需要照顾到销售人内心的感觉,而不少追求他们在道理上的认同或者哑口无言。

如果,有人希望否定门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留意一个现象:凡是和客户关系不错的,处理反对意见的技巧多半用不上,关系差的,处理异议的技巧用得再多也白搭。所以,这种客户关系,就是进门与否的标志。

在《做自己的教练,医药代表的五把利剑》那本小书里,提出过五步销售法,即找对人,建立沟通氛围(约),提问,回答和成交。如果找对人代表一半销售成功机会的话(实际上都不止),那么加上沟通氛围的建立,则占百分九十以上的机会,其实就是找到人,然后进门。

客户的门,要如何进入?

你可以直接问:进门,不难理解,说得也容易,可如何衡量呢?不能衡量,又如何培训呢?不能培训,说它干嘛呢?对所有这些问题,你有什么主张?平常你又做了什么?

好吧,培训领域没准就缺少一场争论呢。争论也就不怕挨砖,先在靶场上竖起如下几个靶子,代表我对销售,以及销售培训的理解:

1)  培训的门,是场景还原——把销售人带进销售的现场。这个场景要典型有代表性,与业绩有关联性,能揭示卖点和买点的匹配,资源的使用和分配。更重要的,要经得起反复,常用常新的那种。

2)  培训的门,包括提问和回答。现场的提问无非四种,没有什么好神奇的,以前有专文论述(备索);难点在于,对于这些问题,就事论事不难,抽象总结不难,难的是小中见大,把抽象具象化,复杂中抽丝剥茧,表象下面条缕清晰,同时能够体现自己的角色的差异性。

3)  培训的价值,是养成新的感知、思维和行为习惯或模式。在改变习惯之前,需要先“看见”应该看的角度,从而调整和丰富“看见”,那么感受就得到调整,行为讲得以自动更新,习惯得以形成。看什么呢,比如客户的数量和结构,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情境的创造和管理应用。

4)  如何兼顾学员的个性化和培训效率呢?做自己的教练,这恐怕就是原理。如何让销售人能做自己的教练?就是销售的角色感、出发点、方向感和位置感的觉知。培训,不是使知,而是使觉。觉,更大于知。所以,更问大于说。

各种门举例:

1.        招标,是市场销售的门,这越来越重要了。

2.        同理,是客户质疑的门,为什么说客户总是对的?也是从进门的角度讲的。

3.        共鸣,是客户关系的门,不能引起共鸣,没有关系可言。

4.        看到,是行为习惯的门,改变习惯就要看到现在的习惯。

5.        意外,是持续影响的门,这是海马突起的弱点,它总是留意到意外而不少常规的东西。

6.        关系,是专业推广的门,只是强调自己的专业,却在客户的门外,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7.        专业,是关系深入的门,很多销售人停留在“关系好”,却无法推进,就是忘记推开“专业”这扇门。

8.        注意,是任何沟通的门,注意力,已经是最为稀缺的资源,不能引起客户注意,再好的东西都白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