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基础运行管理工作要点》中提到,完成21家市属医院安防技术改造,并在两年内完成全部医院安防系统升级,实现标准统一、系统联动、集中指挥、智能管理的市属医院安防管理模式。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平安诊疗环境,维护平稳有序的诊疗秩序,并使广大医务人员留得住、少干扰,保护医务人员行医安全。
同时,将为市属医院统一购买公众责任保险。依托专业保险机构,对医院在运营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予以适当补偿,保障医院的良好运行,降低相应的责任事故风险。
记者了解到,公众责任保险又称普通责任保险或综合责任保险,适用于各种公共设施场所。如工厂、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店、展览馆、动物园、宾馆、旅店、影剧院以及工程建设工地等,均存在公众责任事故风险。
此外,利用警医共建平台,以医院周边交通秩序为重点,加强院内与周边人流、物流、车流的规划。
医管措施 医院将医疗投诉纳入日常管理
市医管局“2014年工作要点”还提到,加强医疗投诉和信访管理,将医疗纠纷处置关口前移。规定,各医院要将医疗投诉纳入日常医疗管理,明示投诉标识,畅通投诉渠道,规范投诉管理。
为此,市医管局将建立医疗投诉管理检查机制,减少医疗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建立重点疑难信访案件专家分析会制度,帮助医院共同研究重点信访案件化解办法。使患者及家属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医疗纠纷,避免医闹伤医事件的再次发生。
利用第三方开展医疗处方点评
为加强医院的诊疗质量,市医管局要利用第三方开展医疗质量综合评价和处方点评,定期分析和评价医疗和用药安全。如发现问题将及时督促整改,使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各医院建立医疗质量分析会制度和医疗质量巡查制度,加强对低风险死亡病历的分析。针对易发生医疗质量问题的重点科室进行巡查和事前分析,降低医疗质量问题的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根据国家卫计委要求,各医院严禁向科室或个人下达创收指标,严禁将医疗卫生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今年所有市属医院
分时段就诊
市医管局“2014年工作要点”还提出,增加门诊导医数量,研究制定《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标识导医、人工导医和信息化导医相结合,优化诊疗流程和秩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今年将实现总体预约诊疗率63%以上,所有市属医院开展分时段就诊,也就是要实现在挂号单和预约单上增加就诊时间段提示信息,推广电子叫号。
年内还将新增5家住院服务中心试点医院,至少在5家医院住院服务中心实现住院床位的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