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
止咳药水
过量服用会兴奋
药物成分中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的止咳药水,过量服用就会出现兴奋、烦躁不安。大量服用则会产生快感和幻觉,有飘飘欲仙感。需要严格按医嘱或建议剂量服用。
第2个
润喉片
吃太多可诱发口腔疾病
经常含服易伤口腔黏膜。许多润喉片含薄荷等成分,有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的功效。但在没有出现炎症时长期含服,可能让口腔黏膜干燥破损,形成口腔溃疡。
此外,大部分中药润喉片含有冰片,它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痛,但也可能加重脾胃虚寒,引发腹泻,甚至造成流产,因此脾胃虚弱者及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建议根据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含服润喉片。用后不建议大量喝水,以免影响药效。如果含服3~5天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加重,应及时就诊。
第3个
创可贴
乱用或可引发感染
有些创可贴具有止血、消炎的功效,但不能做到完全的抗菌消毒,再加上其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一旦使用不当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使用注意:
1、创可贴只适用于没有伤到肌层、出血不多且不用缝合的小伤口。
2、出血较多、小而深的伤口,动物咬伤、蛰伤,污染较重或感染的伤口,以及较重的皮肤擦伤、烧伤或烫伤,都不能使用创可贴。
3、使用时若伤口被水浸湿或受到污染,注意及时更换。
第4个
促胃动力药
胃部不适慎用药
消化不良可以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增加肠胃蠕动的药物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而对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还需要明确诊断。故胃部不适就吃促胃动力药,可能会掩盖器质性的病变,延误治疗,建议向专业医生咨询后用药。
第5个
头孢类抗生素
停药一周内不能沾酒
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不能喝酒,且停药一周内都不能碰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的饮料、食物,比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发酵的食醋,否则可能发生中毒反应。
第6个
激素类外用药
不可乱用乱涂
含有激素的外用药,包括糊剂、乳剂、油剂和软膏剂等,一般每天用1-2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皮损范围越大,选用药物的浓度应越低,太大的皮损应避免使用激素制剂。
第7个
膏药
错用误用伤身体
每种贴剂都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不能通用。
下列三种情形应谨慎使用:
1、患处有溃疡时;
2、运动或劳动造成的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不要立即用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的膏药贴于受伤部位,伤后立即使用可能达不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3、孕妇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
第8个
女性经期用药
活血药物要远离
女性在月经期间用药时,有些药物是需要慎用的。
包括:
1、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
2、某些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
3、泻下药,如硫酸镁、硝酸钠(芒硝),下泄作用剧烈,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上述三种药物均可造成月经量增多;
4、性激素类药,如雄激素能导致月经减少或停经,孕激素可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
第9个
止痛药
注意分清病症,不可乱用
不同的药物可能会引发胃粘膜损伤、肾脏损伤乃至心血管疾病。长期乱吃止痛药还会产生心理依赖。而如果止痛药掩盖了病情,比如癌症,则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而明确原因的轻微疼痛,若连续服药3天后还没有效果,就要去医院检查。
第10个
补钙片
过量影响孩子发育
过量、重复补钙,不仅容易影响孩子胃口,还可能导致厌食、便秘及胀气,甚至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需按照医嘱或推荐剂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