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位往往就隐藏在产品中,所以,产品特性研究是第一步,也是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通常情况下,产品特性研究会从产品自身特性和背景资料分析着手。
产品自身特性包括适应症、成分/组方、机理、工艺、技术、专利等。这里的重点是关注独特性和先进性。独特性就是产品在以上几个方面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如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相比,强调了药品成分的分子结构手性的不同,是全新的产品;先进性是指能够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疗效、提高生物利用度或降低副作用等方面的变化,如左旋氨氯地平的药效是右旋氨氯地平的1000倍,副作用主要由右旋氨氯地平引起,左旋氨氯地平副作用明显降低等。
背景资料分析包括相关医药学背景资料,比如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炎症学说,某心脑血管产品声称自己的产品专门针对血管内皮修复起作用。
2.进行消费者洞察
通过了解医生对该产品所针对治疗领域的认知、对同类产品的评价、对现在治疗该类疾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医生对该产品及其治疗领域的认知情况。
之所以叫“洞察”,而不是“研究”,是因为在与医生交流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从医生那里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你需要的是,捕捉在与医生交流过程中的一些闪动光点,如医生对治疗方案的不满意之处、对某一治疗观点的强烈认同等。
3.分析竞品定位
一方面避免与竞品定位雷同,另一方面是为了找到竞品“软肋”,对其进行有效打击。
4.寻找区隔概念
这个概念要能够把自己和竞品的定位有效区隔开来。
5.找到支持证据
有了支持证据,才能在推广中取得医生的信任。因而,适当数量和质量的药理实验和临床试验以及高层次的相关论文是必需的,这也正是当前循证医学比较热门的原因,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证据,企业需要投入一定资源进行相关研究。
推广定位如何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定位的推广需要量力而行,大而全的推广不一定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根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
1.初级推广:
发DA、开小会。有些企业资源能力有限,相关学术推广的人力、物力难以满足需要,这时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发DA、开小会。开小会指的是科室会为主,这时期实际是处于告知阶段,先在医生群体中传播新的
定位,提高医生对产品的知晓度,对产品定位留下一定的印象。
这个时期的关键是做好DA和开好小会,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处方药DA要想引起医生的注意,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吸引力,应该聘请专业的公司来设计、制作。开好会需要良好的组织过程、PPT呈现和演讲者表达,也需要与专业公司合作。
2.中级推广:
做论文、找专家、开大会。这个阶段,除了继续坚持初级推广的方式、方法外,还要与专家合作,积累一定数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参与相关学术年会、组织专项研讨会等活动。这里重要的是,确定产品机理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方向及内容,这是中级推广的前提和保障。
3.高级推广:
专业化、体系化、品牌化。在这个阶段,企业不能仅仅进行点上的活动,需要建立一套专业化的推广队伍,对定位进行体系化推广,并在此过程中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医生头脑里建立产品品牌形象。口服类的老慢病产品要适时向零售终端延伸,在患者头脑中打造产品品牌形象。
专业化意味着要有专业的组织,企业可通过市场部和学术部建设,打造专业的组织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化的人才梯队,并通过人才与组织的有效匹配完成专业的事。
体系化需要企业建立5大推广体系——会议学术推广体系、人员学术推广体系、临床学术推广体系、媒体学术推广体系、论坛及公益学术推广体系,通过这5大体系之间的有效整合和积极互动,可以使学术推广立体化、多元化,层次更加丰富。
品牌化就是要打造独特的产品品牌,这就需要进行产品品牌规划,通过5大推广体系的建设和运行,逐步向医生和患者传播企业的产品品牌形象。